科研处
 首页  组织结构  科研动态  科研平台  科研信息  科研特色 
学术分享
 通知公告 
 学术要闻 
 学术分享 
当前位置: 首页>科研动态>学术分享>正文
【应急外语服务】《中国日报网》刊载我校行玉华署名文章《疫情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及应对策略》
2020年11月25日   中国日报网

近日,《中国日报网》刊载天津市应急外语服务研究院、我校国际教育学院行玉华的署名文章《疫情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及应对策略》。文章指出,疫情背景下的汉语国际教育将面临严峻复杂的挑战和风险,需要清醒研判,理性应对。文章从海外环境的恶化与新机遇、教学生态的巨变与新思考、人才培养的困境与新挑战、学科发展的现状与新要求四个方面提出了汉语国际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文章表示,要从构建话语体系,提升文化认同;运用新技术,实现教学资源变革;转变人才培养观,重视内涵式发展等方面实现开展应对。

全文刊发如下:

行玉华:疫情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及应对策略

疫情蔓延,国际形势受到巨大影响。一方面,全球化收缩,各国纷纷出台禁航、封国等措施,各类国际交往取消或推迟,全球范围内大规模人员流动基本冻结;另一方面,国际关系变化,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抬头,“反华为核心的民族主义浪潮”浮现,逆全球化趋势冒头。汉语国际教育是一项面向世界传播汉语和中华文化,增强汉语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的伟大民族事业,具有“国际敏感型”特点,是国际形势变化的“晴雨表”。经历疫情的浩劫,在全球化新趋势、社会变革、文化冲突等相互交织结果影响下,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势必受到重大影响,这些影响或显性、或隐性,或长期、或短期,或正面、或负面等等。总之,疫情背景下的汉语国际教育将面临严峻复杂的挑战和风险,需要清醒研判,理性应对。

一、面临的新形势

(一)海外环境的恶化与新机遇

从外部环境看,全球经济衰退、全球化收缩会直接导致建设资金减少、保障资源不足、学习市场萎缩、学习动力受限等问题;国际关系变化,人文交流受到威胁,不同国家、民族在卫生理念、社会规则、自由尺度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凸显,汉语国际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孔子学院的全球布局势必受到冲击。

从历史上看,人类社会总是要前进的,而且一定能够继续前进。各国走向开放、走向合作的大势没有改变。因此,后疫情时代的汉语国际教育发展态势不会大变,汉语学习的需求仍然强劲,市场对这一事业,这一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细致更科学的要求。

(二)教学生态的巨变与新思考

全球范围的线上教学触发了国际教育领域的急剧变革。线上线下混合式、纯线上式教学环境在疫情背景下未经实验便不得已直接上市形成。疫情改变了汉语教学的生态,其教学环境从课堂到网络、从真实到虚拟,从及时到延时,从人际互动到人机互动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很可能成为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的常态模式。观念的改变、技术的准备、现实的环境也为后疫情时代的汉语教学作了铺垫,在新情况下,整个教育过程,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反馈,各个环节都需要教师不断摸索思考,环境改变后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重新定位和模式创新,形成全新的教学思路,全面丰富和提升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路径及可持续性。

(三)人才培养的困境与新挑战

全国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高校三百多所。疫情以来,本专业就业形势进一步严峻,海外就业渠道不畅,汉语教学工作岗位速减,但就业环境多元化趋势显现,市场对复合应用型汉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加突显,对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要求更加迫切。

如何围绕新文科的新理念、新内涵、新目标,实施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工程,如何结合汉语国际教育的新形势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如何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汉语国际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这些都是后疫情时代对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提出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四)学科发展的现状与新要求

汉语国际教育具有鲜明的跨学科性质,主要包括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文化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课程设置集中在汉语语言学、习得、文学、文化、教法等方面。

疫情后的国际环境对学科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汉语传播模式、汉语认同度、汉语教育与国际关系等问题,都需要学科研究摸索创新研究范式,积极做出系列回应。一方面要主动寻求传播学、外交学、国际关系学等其它学科的支撑;另一方面要积极打造和研发新时代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通识课程体系和系列读本、教材。

应对的策略

(一)构建话语体系,提升文化认同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过去五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汉语国际教育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可持续推广,首先,要做好目标国国情的综合研究,做好国别、区域的各领域研究,寻找我国和目标国之间的共同价值和共同理念;其次,要认真挖掘中国文化、文学、当代事件中蕴含人类命运共同体、审美素养、人类精神和力量等文化优势内容,寻求构建世界文化融合,提高汉语和中国的吸引力和认同感;再者,要积极服务国家的双边、多边、区域合作发展战略,重视对中国话语表达体系的建构,实现服务中国话语表达的功能转向。吸纳国别区域研究成果,融合多学科资源,建设“中文+”课程群,并以文化比较为依托,以对象国语言为媒介,打造多语种国别化文化通识体系,培养知华、爱华、友华人士。

(二)运用新技术,实现教学资源变革

教学生态发生巨变,教学资源“云端化”,随即网络教学资源不足,共享资源稀缺、教材不贴合网络教学等问题相继突显,加之网络教学过程中翻转课堂“常态化”,教学过程“可重复化”,学习资源“可竖屏化”等需求,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的研发和变革需要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支持,网络教学资源和专属教材的建设也需要新技术的配合。我们必须充分挖掘语言学习与新技术整合的优势,关注不同国家、不同受众、不同硬件条件的学习者的差异化需求,创建可融合线上学习、混合学习、智慧课堂、虚拟现实等多种应用场景自由切换的当地化、便利化的多语种教学平台;研发体现新文科建设理念,适应后疫情时代的“全面立体化”的教材。最终实现满足世界各国汉语学习者自主学习、智能化学习、个性化学习需求,并尝试在语言学习中摸索建立良好的人机关系模式。

(三)转变人才培养观,重视内涵式发展

疫情对就业影响巨大,提高就业根源在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依托“双一流”建设,重视内涵式发展是切实提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疫情背景下的汉语国际教育要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发展、经济建设需要,充分利用各类国际教育资源,转变人才培养观,树立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人格健全、个性鲜明的教育观以及现代化教学的质量观;完善人才培养实践体系,积极探索科研训练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模式,建设融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文学、文化、传播等学科为一体的学科体系,输送能够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服务中国产业走出去,传播优秀中国文化的复合型优秀人才;构建完善网络教学课程体系,增强课际协同性,调整教学内容,建立原生态语言课堂,实现内涵式发展,为后疫情时代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储备足够的内动力。

天津市应急外语服务研究院 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行玉华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天津外国语大学  |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制作 | 科研处 提供内容